得了“流感”后如何自治?

        又到了流感的高发季节。对于甲型或者乙型流感,早期识别非常重要。在确诊流感后,尽早的使用抗流感的药物可以缩短病程,促进疾病早日恢复,防止发展成重症。
      “流感”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。流行性感冒是有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甲型流感会引起全球范围的大流行。
流行性感冒怎么传染的?
1、传染源
   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。从潜伏期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。病毒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会持续排毒3-7天。
2、传播途径多
   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。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。在特定场所,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,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,需警惕。
3、传染性强
    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,造成聚集性疫情。
4、无症状感染者可传播流感病毒
   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1〜4 天,平均2天。从潜伏期末到出现症状后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。
因此,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,在自己和周围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,传播病毒。
临床表现:
主要以发热、头痛、肌痛和全身不适为起始症状。
1、体温高可迅速达39〜40°C,可有畏寒、寒战。
2、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。
3、常有咽喉痛、干咳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,颜面潮红,眼结膜充血等。
4、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。
5、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,仅表现为嗜睡、拒奶、呼吸暂停等。
必须就医的几种情况:
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,必须就医
1. 持续高热>3 天,伴有剧烈咳嗽,咳脓痰、血痰,或胸痛;
2. 呼吸频率快,呼吸困难,口唇紫绀
3. 反应迟钝、嗜睡、躁动等神志改变或惊厥;
4. 严重呕吐、腹泻,出现脱水表现
5. 合并肺炎;
6.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;
7. 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。
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,多于发病 3〜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,全身症状好转,但咳嗽、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。个别的会出现相关的并发症,转为重症。需要警惕。
流行性感冒怎么治疗:
一、对症治疗
     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、应用解热药物。
     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。
     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。
二、抗病毒治疗
     1.  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:
       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,应当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。发病 48 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、降低病死率、缩短住院时间;发病时间超过 48 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。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,应当充分评价风险和收益,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。
     2. 抗流感病毒药物:
        常用的药物有以下(具体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
      奥司他韦(胶囊/颗粒)、扎那米韦(吸入喷雾剂)、帕拉米韦、玛巴沙洛韦。
三、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治疗;
    1、 保持房间通风,佩戴口罩。
    2、充分休息,多饮水,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。
四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。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。
五、合理选用退热药物,
      儿童一般选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。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。
六、 辨证使用中医药。
“流感”怎么预防?
(一)疫苗接种
       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。推荐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、6 月龄至 5 岁儿童、孕妇、6 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、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,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
(二)药物预防
       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。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(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)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,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 48 小时用药。可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等(剂量同治疗量,每日一次,使用 7 天)。
(三)一般预防措施
      1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,
        主要措施包括:
         勤洗手、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;
       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。
       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;
        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,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。
    2、注意添衣保暖。随着近期天气转冷,昼夜温差较大,应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
    3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保持规律作息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,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。
流感发生后的生活护理措施:
一、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对患有流感的患者注意隔离,避免密切接触,拒绝访客,直至体温恢复正常,其他症状完全消失后48小时方可返校复课。
二、做好发热时的护理,体温超过38.5℃给予药物降温;用药后注意卧床休息,多喝温开水,发汗后及时擦干,更换汗湿衣物,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。
三、保持空气流通,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,每次10~15分钟。
四、根据饮食习惯给予高热量、高维生素、高蛋白饮食,如瘦肉、新鲜水果、牛奶等,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,同时补充足够的水分,防止干燥和脱水。
五、如出现气促、呼吸困难、发绀;反应迟钝、嗜睡、躁动、惊厥;严重呕吐、腹泻、出现脱水表现;持续高热不退等就需要警惕重症病例及并发症,及时就医。